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016.人前显圣,获得圣体异象(2/2)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应该立刻离开此地,没有人愿意多停留片刻钟。

玉皇顶此刻的气氛让人心有寒意,为什么会有九具龙尸拉青铜巨棺而来?为什么降落在泰山?

而同窗四年的大学同学叶凡如同传说之中神明一样帮助他们挡住了巨石的冲击,化作虹光飞向玉皇顶,以及最后说的九龍拉棺,荧惑将行到底是什么意思?

纵然事实摆在眼前,也让人难以接受,他们心中极度不安。

血色的夕阳下,玉皇顶满目疮痍,尤以青铜古棺处最为严重,那里被砸出一个巨坑,在其周围崩开的大裂缝足有一两米宽,像蛛网一般蔓延到四面八方。

其中一道裂缝如一条蜿蜒的蜈蚣,伸展到他们的脚下,幸好裂缝末端已不足巴掌宽,未造成地陷与裂坑。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时,李小曼指着前方道:“那是什么?”

裂开的地表下露出半截玉片,在夕阳下有一抹亮光反射。

众人心中虽然有些惧意,但还是向前走了几步,看到那一米宽的大裂缝下竟有一角圆坛露出,断裂的半截玉片陈列在,形如玉书。

“怎么会这样,难道下方埋葬着什么?”

“别管这些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还是赶快离开吧!!”

“对阿,现在你们还有心情看这些呢?”

“我不管你们了,我反正先走了!!”

“我也是!!”

因为叶凡的一番操作。

不同于原剧情,有些同学觉得事情太过蹊跷,不愿意停留一刻,直接选择离去。。

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因为好奇,并没有只直接离去。

在玉皇顶一览众山小的叶凡自是看到了这一切。。

该说的已经说了,这些人既然不听自己的劝解,那也没有办法。

.........

众人走前去看着大裂缝下的圆坛。

在那近两米宽的大裂缝下,也有一座五色的土坛,圆坛已经被震裂,内部封存的一块玉板露了出来,面划刻着不少复杂的文字与符号,众人皆不能识认。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露出惊容,刹那联想到“封禅”二字,这极有可能是古时祭天之神坛!

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而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

仅仅片刻间,众人吃惊的发现,在周围一道道大裂缝下,皆有这样的五色祭坛,实不在少数,竟然多达数十座。

每一座五色土坛都很古朴,刻满了岁月的印记,一看便知存在无尽年月了,五色土坛或封有玉片或封有石板,面皆有刻印有难以辨识的古老文符。

众人莫不深感惊异,隐约间觉得与那龙尸及铜棺或许有什么关联。

..

而五色圆坛之中的甲骨文仿佛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众人本应立刻退走的,但是不知不觉间被吸引,已经绕铜棺转了大半圈,惊惧于那九条庞大的龙尸,震撼于二十米长的青铜古棺,吃惊于地下的一座座五色神坛。

“看,中央巨坑中有一座巨型祭坛!”

青铜古棺将地面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众人已经转到青铜巨棺的另一侧,向下望去顿时再次露出惊容。

深坑下有一个超级祭坛,不是由泥土筑成,完全是由五种颜色的巨石堆砌而成,稳稳的承载着二十米长的青铜古棺,没有丝毫碎裂的地方。

这座超大型五色石坛明显不同于其他各座土坛,地处玉皇顶中央位置,大气磅礴,远远大于那些土坛。

那从天而降的铜棺,冲击力何其巨大,但是居然没有在其砸裂开丝毫缝隙,没有一点损毁之处,很难想象是何种奇石堆砌而成。

在这座大型的五色神坛,除了那口青铜古棺外,还堆积着不少玉块与石板,皆古意弥漫。

无论是玉块还是石板都刻有极其神异的古字,比那些五色土坛所见到甲骨文还要原始,那是近乎于天书画图般的神秘符号。

在那超大型的五色石坛竟然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一大排这样的玉块与石板,并没有被铜棺击毁,让人惊疑。

“要开始了吗?”

玉皇顶,看到这一幕的叶凡飞到了众人的身旁。

@笔下文学 . www.xdizhu.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