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夹着城市的烟尘在清晨里渗透进每一块石砖。林小满站在会议厅的高大玻璃窗前,目光落在被雨水刷洗得格外清澈的柏油路,心跳沉缓有力,像一柄紧绷的弦。外头的景象与她脑海中的纷杂思绪混为一团,她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好好休息,每一根神经都像是被人绷紧拉直。今天,是新的医疗法规立项听证会,行业、权力、金钱与人心将在这里缠斗。
会场内座无虚席,争议话题将这场本就注定不平静的会议气氛推到了极点。台下坐着各方关注的代表,董事、基金经理、立法组专家,还有数十家媒体的镜头。林小满在众多闪光灯和镜头下,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的压迫。从台下传来的各种声音里,她分辨出支持和反对两大派系交错的辩驳。医药联盟的副主席还在阐释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变革,而微信终端上的实时弹幕,却已被“资本操纵”“规则黑幕”等爆炸性字眼刷屏。
就在她对手边一份60页法规细则翻读到第34页时,脑子突然像被扎了一针。那一条本该中规中矩的“项目归属权”条款里,某个含糊其辞的表述突然变得无比刺眼。她指腹神经质地蹭着纸页,低头看着严谨拼接的文字,说不出哪里不对,却越看越觉得像是一个括号藏着刀片。林小满把法规原文和批注的标点一字一字敲进平板,眼前浮现出赵嘉言在项目推介会后晃着红酒杯说一句:“规则,是写给强者改的。”
空气愈发凝重。她侧头看向法律顾问杨律师,声音压低到只有他们自己能听清:“你看这个表达……你不觉得,这地方只要一变,资金流和产权归属全部能绕过监管?”杨律师瞳孔一缩,拉近了平板对比直拍照,两人沉默一瞬。会场气氛变得更加莫测,主持人正发布“征询意见”时,林小满却一瞬间抽离了现场的喧嚣。她清楚,这绝非偶然,她的对手,已经先她一步把棋子安插进了这道规则里。
大厅的钟声仿佛也被外头雨滴敲打得失了节奏。林小满想起昨天夜里李曼的冷漠,想起赵嘉言的狡黠,还有周栩消息在朋友圈的消失。所有关于权力、利益、信任的暗流杂陈在她心底。她几乎芒刺在背。律师把不安挂在脸上:“如果真如你所料,接下来所有二级审批和利润分配都会变成一纸空谈,赵嘉言随时可以借法案漏洞洗钱,甚至控股行业。”
林小满依然强忍着浑身的乏力,压低嗓音:“我们不能被动。必须最快提意见,把漏洞公之于众。”她意外发现,身后记者团队的镜头悄悄聚焦了过来,一道道刺目的闪光灯不断闪烁,像在捕捉猎物惊恐的目光。她端起水杯试图掩饰情绪,却发现手指轻微颤抖了。
监管方代表举起话筒向她提问,声音带着居高临下的钝感:“林总,公司作为行业标杆,怎么看新规会抬高市场准入门槛的质疑?”林小满深呼吸一下,抬头直视台下所有人的目光。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觉得,外界的压力狼狈到无法逃避,但如果她不先开口,可以肯定——没有人会替她发声。
她用平稳却坚定的声音答道:“任何行业规范制定,一定要保护行业的公平、有序和活力。新规精细化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应警惕规则本身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我的建议是,在项目归属与转让方面设置多重审核,技术审核之外增加社会公开质询,这是对监管的信任,也是对行业所有人的保障。”她的话并没有很快引来掌声。许多人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目光。杨律师悄悄在她胳膊上点了一下,小声提示:“你越强硬,对手就越不会放手。他们会做舆论文章,甚至下黑手。”
林小满只觉后背阵阵发冷。与此同时,微信工作群里突然有人爆料:“最新财经杂志在传,你们公司疑似借行业漏洞垄断市场,是配合立法推手。”她还没来得及回应,手机屏幕又弹出一条短信,号码显示未知:“你,已经被盯上了。夜里小心点。”
那一刻,她仿佛置身冰窖。会场里依旧掌声雷动,行业大佬们捧着文件相互寒暄,只有她清楚,这一次对手可能不是明面上的那些资本,甚至不是赵嘉言,而是藏在规则背后的无声黑手。
听证会进入第二阶段,项目组现场答疑。她却始终心神难定。会议结束时,雨势骤停。她跟着人流离开,脑中盘旋的却都是刚才那条短信的内容。杨律师递给她一份打印出来的新法规草案,说:“你不安心,就让咱们技术组和法律组把整版挨个拆了查,不能再有任何意外。”
林小满点点头,带着文件离开大厅。身后各路记者跟着追问,“林总,被爆料配合新法立项,你有何回应?”林小满脸色冷静:“我们公司从不干违法之事,所有程序接受监管。”她保持着表面的沉稳,其实后背已经因冷汗微微发凉。
回到车上,她把座椅调低,深呼吸几口气。玻璃反射出她消瘦的脸和倦意明显的双眼。她把文件一页页拆开,用红笔在疑点上划线。偶尔有疲惫感压在心口,她却硬生生用意志力撑着,“不能倒下,后面还有太多人指望我。”
杨律师重新整理好证据材料,敲开车窗。“小满,李曼那边今晚没上线,有点反常。”林小满只觉心里又是一紧。“你跟进她的工作记录,必要时派人盯一盯。”杨律师点头。“另外,给老陆打电话,让他盯技术组的追踪日志,把所有后台访问和数据异常都故障录。”她每发一个指令,都仿佛在给自己加一道铠甲。
城市夜色比白天更冷。归途中,林小满打开车载收音机,财经新闻正循环播放这场会议的后续舆情。她抿着唇看着窗外,每一段霓虹灯都像一条危险的暗流。她想到父亲住院还未苏醒,母亲近来愈发忧郁,想到每一位同伴脸上的迷茫和疲惫。
车子停在公司楼下时,李曼的身影闪了一下——似乎刚和谁私下谈话,却快速消失在夜色中。林小满没打招呼,只觉得事情愈加复杂。她回到办公室,此刻夜班运营组依然灯火通明,几个加班的员工神情紧张。有人低声议论,外网不知道又在传些什么流言。
林小满把自己锁进办公室,整理所有与赵嘉言、和赵氏资本有关的协议和往来邮件,从头梳理一遍时间线。越查越觉得后背发凉,有些微妙的动向,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午夜时分,她正准备收尾,手机再次响起。还是那个加密号码,短信内容只有一张会议室的模糊照片,照片角落,正是她今天翻阅法规时无意搁下的笔。下一秒,新消息跟进:你以为安全的地方,早就漏洞百出。看好你自己。
林小满忽然抬头,四周静谧得让人心慌。她心里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了害怕。这种恐惧不是源于风险本身,而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阴谋,像一张大网,她不过是一条等待被收网的鱼。
她没有睡意,把那份法规草案反反复复地剖析,又把新收到的照片和对方短信内容交给技术组,让他们彻底查一遍公司内所有的监控和电子设备。
凌晨,窗外雨早已停歇,天边泛出灰白。林小满望着天色,眼底却没有一丝松懈。她知道,新一轮斗争才刚刚开始。这一刻,她颤抖着伸手关掉手机,脑海里却始终萦绕着那句话:
“血色规则,每个人都是猎物,直到有人敢于反击。”
她咬紧牙关,翻出一封旧邮件,那是周栩离开前留给她的未读信。她没有点开,看着那串熟悉的名字,突然觉得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区。窗外天光微亮,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她的战争,已然进入了更加凶险的阶段。